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地方两会看全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或保持在5%左右,物价涨幅或下调至2%

  • 汽车
  • 2025-02-08 11:39:05
  • 8

记者 王珍 闫桂花

  随着地方两会落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公布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有20个省份将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在5%以上,27个省份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CPI)设在2%左右。

  相比上年,半数以上的省份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物价涨幅目标则几乎都从3%左右下调至2%左右。分析师表示,今年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设定更加务实、审慎,下调增长目标并不是对经济增长要求的放松,反而可能是正视压力的表现。

  他们还表示,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目标大概率将保持在5%左右,而通胀目标很可能从过去的3%下调至2%,这将是2004年以来全国通胀目标首次低于3%。

地方两会看全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或保持在5%左右,物价涨幅或下调至2%

  地方政府更加务实

  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对界面新闻指出,2024年,31个省份中,超过一半的省份没有完成GDP增长目标,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地方年初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过高。因此,多地下调GDP增长目标体现了更加实事求是的态度,但并不是对经济增长要求的放松。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补充道,目标适度下调与地方实际增长情况更为匹配,是更务实的体现。他指出,面对外部不利影响加深、国内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经济形势,2025年国内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有所增加。此外,随着国内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逐渐摒弃过去唯GDP论的发展模式,“不简单以GDP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天风证券分析师宋雪涛也认为,相较于2024年,地方政府对2025年经济的预期更加“务实”,但“务实”并不代表消极,反而可能是正视压力的表现。他在研报中指出,这和“926”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以及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一样,都是政策对经济压力更加客观、务实的评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更加务实的预期和评估,才有了“926”以来的政策加码发力和一揽子增量政策。

  “务实”还体现在地方政府对通胀目标的设定上。31省中,除了黑龙江没有公布2024年CPI目标,山东、湖南、云南没有公布2025年CPI具体目标以外,其余27个省份中,有26个省份将CPI目标从3%左右下调到了2%左右,仅西藏维持了3%以内的通胀目标。

  宋雪涛表示,地方政府对通胀目标的集中下调,可能和当前物价表现偏弱有关。2023、2024年,全国CPI增速目标均设定为3%以内,但实际增速均仅有0.2%。从地方对通胀目标的调整来看,预计今年全国CPI目标可能也会下调至2%左右,这将是2004年以来通胀目标首次低于3%。

  分析师还表示,基于目前各省的GDP目标值,预计2025年全国GDP增速目标设在5%左右的概率较大,与上年持平。

  多个券商分析师指出,一方面,基于各地数据,2025年全国GDP加权目标增速为5.3%,而2019年以来,地方GDP加权目标值均略高于全国GDP目标增速。另一方面,根据历史经验,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的GDP增长目标和全国较为接近,今年上述省份中,除浙江省将经济增速目标定位在5.5%左右以外,其他省份均为5%左右或以上。

  “实际上,将5%(左右)作为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已成为广泛共识,几无悬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界面新闻说。他指出,要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年均GDP增速需保持在4.8%以上,所以今年的增长目标很可能和去年保持一致,即5%左右。

  3个省份去年超额完成任务

  从地方公布的“成绩单”来看,2024年,地方经济减速换挡的特征比较明显。31个省份中,12个省份基本完成了年初的目标,3个省份超额完成了经济增长目标,而其余16个省份则没有完成年初设定的目标。

地方两会看全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或保持在5%左右,物价涨幅或下调至2%

  超额完成任务的3个省份分别是江苏、山东、天津。其中,江苏省2024年实际GDP较上年增长5.8%,山东省增长5.7%,均远超全国5.0%的水平。

  江苏省统计局解读称,2024年,该省工业、服务业、消费和进出口等主要指标增速均快于全国,充分发挥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

  山东省去年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较全国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增长7.1%,外贸呈现逐季稳步攀升的向好态势。

  天津市2024年围绕“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等行动,地区生产总值较2023年增长5.1%,增速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7年地区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的局面。主要经济指标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比全国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长12.7%,超过全国水平8.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比全国水平高出13.1个百分点。

  不过,经济实力最强的广东省2024年实际GDP增长3.5%,比年初设定的目标低了1.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只有进出口表现较为亮眼,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速并不乐观。

  2024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4.5%、0.8%,对比年初定下的增长目标4%和6%,分别相差8.5个百分点和5.2个百分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此前对界面新闻分析指出,房地产在广东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房地产的持续低迷是广东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

  此外,海南省去年年初给定的GDP增长目标是8%左右,但实际增长3.7%,偏离程度较大,主要是宏观经济压力和自然灾害冲击所致。

  多数省份下调今年增长目标

  和2024年的目标增速相比,多数省份下调了今年的GDP增速目标。31个省份中,有17个省份下调了目标,13个省份持平或基本不变,仅天津上调了目标。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比上年目标高出0.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重大战略对天津经济的提振。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了天津基建投资高增长,提振了经济增长预期。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也表示,预计天津将受益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重大战略,有望承接央企新业务新功能拓展要素。

  天津市将“坚持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列为2025年七大工作任务的首位,提出“主动承接央企新业务新功能拓展要素,抢抓央企扩大投资、产业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机遇,用好同城化和自身资源、成本、公共服务等综合比较优势,建立央企投资重点项目‘四张清单’,积极争取更多项目、资源拓展深化布局。”

  重庆市将2025年GDP增长目标设在6.0%左右,和上年一致,在四个直辖市中位居首位。

  罗志恒指出,重庆借助新能源红利加快汽车制造业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基础。同时,大规模债务置换为地方发展腾挪更多可用财力,利好重庆全年经济增长。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5年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长安、赛力斯等集群生态,健全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推动“重庆造”整车上量焕新、扬帆出海,加快建设“便捷超充之城”、“车路云一体化”标杆城市和自动驾驶生态高地,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海南省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从上年的“8%左右”调整为“6%以上”,在所有省份中下调幅度最大。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包括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等。今年要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强化政策集成,加快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筑牢经济稳增长硬支撑。

有话要说...